索引号: | 11411400MB1989180B-sqsnyncj-0000004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3-04-0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工作规划 |
市农业农村局本周工作总结及下周工作预安排 (2023年3月30日)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做好粮食生产工作。
1.当前小麦生产形势。今年我市936万亩小麦品种布局合理,小麦苗齐、苗全、苗匀。当前一、二类苗面积占比为96%,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与冬前苗情相比,一、二类苗面积增加6个百分点,是全省6个一二类苗占比在95%以上的省辖市之一。自立春以来,全市共下派技术人员300多人,全市小麦已中耕312万亩、追肥801.6万亩、化除715.6万亩、浇水417.7万亩、病虫害防控554万亩。
2.开展2023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为强化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市农业农村局启动2023年春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工作。本次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以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种子为重点,对种子集中交易市场、种子经营门店开展检查。杜绝假劣种子下地,保障种子市场运行平稳,确保春季生产用种安全。
3.印发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为做好2023年商丘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根据《河南省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商丘市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制定配套技术意见,并做好技术推广和宣传,确保技术到户、服务到人、措施到田。
(二)稳定畜牧生产工作。
1.对2022年度涉牧项目绩效开展了自评工作。
2.对4个养牛大县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已完成自评并上报省厅。
3.对规模猪场能繁母猪存栏量进行了月调度。
4.对柘城县、宁陵县畜牧业生产形势进行了调研。
5.持续开展了涉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三)做好农业产业发展工作。
1.完成了开展绿色食品业“三链同构”调研工作。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将各县(市、区)调研企业情况进行了汇总,形成调研报告3月29日上报省农业农村厅。
2.做好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参展工作。本周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董锋霞带领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双龙厨帝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我市预制菜生产企业及有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组团参加了展会,活动现场,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双龙厨帝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与石家庄云祥食品有限公司、广东龙明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3.上报了肉羊、甘薯产业基础数据。为配合制定河南省肉羊、甘薯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按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关于报送相关产业基础数据的函》要求,积极收集有关数据,填报了肉羊产业基本情况表、甘薯产业基本情况表3月25日上报了省厅乡村产业发展处。
4.推荐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典型案例。按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关于征集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典型案例的通知》要求,推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示范性的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典型案例。
5.联合开展专项政银企对接工作。
6.做好省政协绿色食品业“三链同构”情况调研准备工作。
(五)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截至3月底,全市改厕2325户,占全年1.8万户改厕任务的12.9%。
2.到柘城县督导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6月前完成所有乡镇全覆盖。
3.筹备2023年度第一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
(六)做好2023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1.2022年省厅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9.5万亩,涉及9个县(市、区),建设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其中,永城市建设任务19.5万亩、夏邑县建设任务13万亩、虞城县建设任务19万亩、睢阳区建设任务0.9万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任务1.5万亩、宁陵县建设任务5.6万亩、柘城县建设任务8万亩、民权县建设任务7万亩、睢县建设任务15万亩。截至目前,全市项目开工在建27个,开工率100%,资金支付率65%,项目总体工程进度99.8%。
(七)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
1.截至3月底,全市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城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1年批准创建,创建期为两年)23个项目,已开工23个、开工率100%,完成项目23个、完工率100%,计划投资20.2645亿元,已完成投资19.6亿元,投资完成率96.7%,财政奖补资金到位0.6亿元,已使用0.5865亿元,使用率97.8%。
2.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批准创建3个,分别为永城、夏邑、柘城,其中柘城已于2021年通过认定;2020年批准创建2个,分别为虞城、民权;2021年批准创建1个为宁陵,2022年批准创建1个为睢县)139个项目,已开工137个、开工率98.6%,完成项目136个、完工率97.8%,计划投资93.424亿元,已完成投资92.724亿元,投资完成率99.3%,财政奖补资金到位1.122亿元,已使用1.022亿元,使用率91.1%。
3.全市共3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2021年底前创建的2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297个项目,已开工297个、开工率100%,完成项目293个、完工率98.7%,计划投资122.918亿元,已完成投资122.488亿元,投资完成率99.6%。2022年底新批准创建9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85个项目,已开工43个、开工率50.6%,完成项目24个、完工率28.2%,计划投资15.532亿元,已完成投资3.89亿元,投资完成率25%。
4.全市已创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2个,其中:柘城县20个、民权县17个、睢县11个、梁园区7个、宁陵县4个、虞城县3个。
二、下周工作预安排
(一)持续做好粮食生产工作
1.科学运筹肥水。麦田管理要以“稳穗数、增粒数、增粒重”为目标,因地因苗因墒科学施肥浇水。壮苗麦田在拔节至孕穗期肥水齐攻,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弱苗麦田在返青期适量追肥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追肥,以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旺长麦田根据长势肥水后移,预防后期倒伏。抽穗至灌浆期,酌情浇水、叶面喷肥,以水调肥,以肥养根,以根护叶,增加粒数,促进灌浆,提高粒重。
2.强化病虫防控。切实加强重大病虫监测,准确掌握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控。对条锈病,要落实“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策略,及时封锁小麦条锈病发病中心。预防赤霉病要抓住抽穗扬花关键期,坚持“见花打药,主动预防”不动摇,确保防在发生流行前。小麦生育后期要用足用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组织开展统防统治,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促进灌浆争高产。
3.严把“五个”关口。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严把拔节期干旱、孕穗期“倒春寒”、扬花期赤霉病、灌浆期“干热风”、成熟期“烂场雨”等五个关口,环环紧扣抓管理、抓落实,切实减轻灾害损失。小麦拔节孕穗期,要对墒情不足地块普浇一遍水,改善土壤墒情,抗旱防冻。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等补救措施,促进恢复生长。小麦扬花至灌浆期,要做好“一喷三防”,减缓干热风和高温热害影响。部分麦田群体偏大,要避免在灌浆中后期或有大风的天气前浇水,防止倒伏发生。重点搞好油菜“一促四防”,切实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和影响。
4.抓好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抖音、微信、微博、短信、手机APP、“12316三农”服务热线等平台,发挥市局4个专家技术指导组作用,组织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线上线下专家讲座培训、问题答疑、张贴技术挂图、发放明白纸等方式,确保关键技术措施真正进村入户到田。
(二)持续做好畜牧生产工作。
1.对全市一季度畜牧业生产数据进行统计。
2.对全市一季度畜牧业生产形势进行分析总结。
3.对全市一季度饲料生产情况进行汇总统计。
4.持续开展涉牧企业安全生产检查。
(三)继续做好乡村产业发展工作
1.做好省政协绿色食品业“三链同构”情况调研工作。继续做好省政协来商调研准备,配合开展现场调研工作。
2.做好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申报。继续配合制定河南省肉羊、甘薯产业集群建设方案,组织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积极争取参与省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实施。
(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改厕工作。
1.督促各县(市、区)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实施2023年度中央整村推进改厕任务。
2.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暗访工作,树立问题导向,以问题整改促进工作提升。
3.筹备或开展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活动。
4.及时与省厅沟通,积极做好我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五)继续做好2022年和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督促各县(市、区)加快工程建设,抓住施工窗口,多上人工,多开作业面,确保按时完成2022年任务。
2.加紧推进2023年19.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评审、批复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尽早挂网招标,尽早开工建设。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