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411400MB1989180B-2021-00001 | 发布机构: |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1-01-07 | 有效性: | 有效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年度计划总结 |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认真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
一、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贯彻落实扶贫政策。为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的指导和统筹协调,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领导班子每季度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按照《商丘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2018-2020年)的实施意见》制定扶贫方案,先后制定出台《商丘市农业扶持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商丘市农业产业扶贫“1+N”专项行动方案》、《商丘市进一步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1+6+3”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大力实施“四优四化”工程,有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产业脱贫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大力推广多种带贫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创造性开展农业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入股分红带动、劳动务工带动、代种代养带动、订单收购带动、土地流转带动、田间学校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带动7种模式,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作用。全市通过农业产业扶贫累计带动贫困户10.9万户、贫困人口32.8万人。目前,带贫重点龙头企业123家,比2016年增加73家;11169家农民合作社,比2016年增加4395家;5037个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比2016年增加3421家。
(三)积极搭建技术扶贫平台,做好驻村帮扶工作。一是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市、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专家服务团,通过科技下乡、“12316”农业公益性服务热线和“三﹒五”工作日,累计培训农民40余万人次,解答农民技术咨询6万余条,发放农业产业扶贫技术宣传材料140余万份,并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训贫困农民4.9万余人。二是通过结对帮民权县刘楼村贫困人口188人和郭土楼村贫困人口405人,已实现全部脱贫。
(四)发展特色种(养)业助力农业产业扶贫。按照《商丘市进一步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1+6+3”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一是发展优质粮食。2020年落实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200万亩,预计可收购优质小麦17亿斤,可直接为农民多增加收入1.7亿元左右。二是发展特色种植。2020年全市发展优质辣椒90万亩,宁陵酥梨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夏邑8424西瓜发展到15万亩以上,带动贫困户3万余户以上。三是发展畜牧业。奶牛存栏达到7.5万头、肉牛存栏37.2万头、肉羊存栏300万只。
(五)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帮扶民权县。2020年帮扶民权资金共计8534.2万元,已拨付4060万元。其中,民权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补助资金3000万元,已拨付800万元。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3000万元(已通过省级审定),中央投资资金已拨付1060万元。民权奶业2020年补短板项目资金334.2万元(已通过省级审定)。民权正大农牧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200万元。2020年度民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2000万元。
(六)开展消费扶贫促进农业产业扶贫,采购消费扶贫产品。以高速公路服务区贫困地区名特优新农产品消费扶贫行动为抓手,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商丘市已启动5个高速服务区、10个超市展销专区、90多家带贫企业和120多种农产品。截至目前商丘地区高速服务区农产品累计销售额度173.53万元。积极与商丘市消费扶贫产品名录商家进行沟通对接,利用“扶贫832”平台在消费扶贫专区线下采购消费扶贫产品18000余元。
(八)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分析疫情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影响,制定了《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维护畜牧业正常产销秩序 保障肉蛋奶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指导农业企业利用信息化方式科学管理促进复工复产的通知》、《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商丘市农业畜牧专家服务团的通知》等文件,协调发放农资运输通行证2300张。帮助涉有贷款需求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98家。全市243家(含永城市)龙头企业已复工227家,复工复产率93.4%,其中农业种植、畜牧养殖龙头企业正常生产70家,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复工复产142家,流通企业复工复产企业15家,综合开工率90%以上,除部分困难企业和季节性生产企业外,应复工复产龙头企业全部复工。123家参与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复工达产。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今年以来,全市清理农村垃圾66.3万吨,改厕10.41万户,硬化道路179万平米,整治坑塘6344个,绿化村庄764.4万平米,新安装路灯2.44万盏,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12座。户。开展“五美庭院”创建活动,15万户达到“五美庭院”标准。积极推进96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示范村,今年8月份我市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永城市、夏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
(十)各类问题整改落实情况。2020年针对考核反馈问题我局制定了《商丘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河南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商农〔2020〕38号)、《商丘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国务院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商农〔2020〕51号)和《商丘市农业农村局脱贫攻坚“五查五确保”问题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商农〔2020〕59号)等文件,对照各类问题清单,认真开展自查,举一反三,深挖细究,细化问题台账,截止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主要措施
(一)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发展加快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转型升级,以产业扶贫“十大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商丘市进一步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1+6+3”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全市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种养结合明显加快,把我市打造成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生产基地和优质林果基地。
(二)积极应对灾情、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一是狠抓工作落实,做到组织到位、服务到位。与水利、气象、应急、民政等部门联系合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田,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指导农民科学开展施肥、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群众对农业防灾减灾重视程度。二是协调优化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把贫困地区农产品作为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来源,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
(三)加大对参与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扶贫带动作用,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给予政策支持,鼓励龙头企业持续扩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在贫困村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品牌农业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促进农业产业布局集约化和适度规模经营多形式发展,用好农村的特色农产品、人文景观等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培育壮大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把产业增值更多的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实现“富民又富企”的双赢。
三、典型经验
睢县围绕县东南西北4条精品产业带,遴选20多名专兼职教师成立脱贫攻坚特色产业专家服务团,建设农民田间学校40所。通过政策扶持与教育培训相衔接、技术指导与产业落地相结合,使贫困户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通过“志智”双扶全县118个贫困村、28412户、88953贫困人口脱贫。其典型做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