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县(市、区)政府

商丘互联网举报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11411400MB1989180B-2021-00000192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1-12-3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年度计划总结

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22年总体思路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河南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总定位,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双重”挑战,主动入位,担当作为,统筹推进“三农”各项重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可实现一产增加值550亿元左右,增长在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620元以上,增长在7.5%左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起到了“顶梁柱”“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一、202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一)乡村振兴全面起势。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足“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两大行动”,制定出台商丘市“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和乡村建设专项方案、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攻坚实施方案等“五大行动计划”和“两个工作方案”,建立乡村振兴市级领导联系点和“五大专班”两项工作制度,划定未来五年我市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表”。

(二)稳粮保供有力有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92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787万亩,占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50万亩的92.6%,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3.25万亩,落实粮食播种面积1648.31万亩,比上年增加10.25万亩,增长0.6%,总产达到141.14亿斤,比上年减少7.24亿斤,下降4.9%;生猪产能全面恢复,新建改扩建7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新增生猪产能近200万头,存栏310万头,出栏415万头。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全面增产,预计产量分别达到556万吨、352万吨、61万吨、58万吨、15万吨,“菜篮子”产品量足价稳。

(三)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永城市)和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5个(柘城县牛城乡、永城市高庄镇、民权人和镇、虞城刘店乡、夏邑郭店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2个(夏邑县车站镇、北岭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1个(夏邑县罗庄镇孙王村),2021年新增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民权县西屯村葡萄),累计有11个村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8个县(区)全部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验收,全市大宗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各类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达到150余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三品一标”示范基地10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2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5个,绿色食品121个,有机农产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15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产品,永城富硒小麦粉、柘城辣椒2个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著名商标”知名品牌110多件,越来越多的商丘农产品品牌正在叫响全国。

(五)农业科技支撑持续增强。创建农业类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建成18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科技成果奖4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72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个(虞城县),是全国19个设区市(自治州)整建制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河南两个 漯河和商丘)。

(六)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商机制,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分兵把守的工作推进体系。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相继组织开展了春节、春季、夏季、秋冬战役,新改造户用卫生厕所8万余户,排查改厕户83.95万户,发现问题厕所6.33万个,完成整改6.12万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178个乡镇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处理厂88个,占比49%。

(七)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再回头看”,解决遗留问题120件,完成确权面积1001.65万亩,颁发证书165.20万本;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清查集体资产总额193.74亿元,颁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证书4653个。聚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9个,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76个,规模流转承包地329万亩,零散流转面积80余万亩,土地流转率达41%,托管土地面积达1238.14万亩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现代化短板尤为明显。从农业全产业链看,依次为:加工端增值效益还不够明显、市场端竞争力还不够强、服务端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生产端科技化水平还不够深,乡村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占比还不够高,产业链、价值链还不够长,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二)农村现代化水平较为薄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仍然繁重、乡村治理任重道远、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亟待补齐,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与农村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基础设施方面,特别是农村公路、饮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短板依然突出,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农民现代化亟待提升。农民群体大、外出人口多,总体收入水平、文化素质还不高,从事农业产业的农民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年龄偏大,46岁以上的占近一半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高达85%,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发展能力有限、增收渠道不广、后劲不足,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4620元分别低于全国(预计1.9万元左右)、全省(1.85万元左右)4380元和3380元。同时也低于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33350元,相差18730元。

 三、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六次党代会提出的“聚焦聚力乡村振兴,抓牢抓实农业农村提质增效”和“致力打造城乡融合强市”目标任务,以“六高”为目标,“六化”为方向,启动实施商丘产业发展“金土地”倍增计划,推动乡村“五大振兴”方案落实,探索走出具有商丘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推进商丘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努力走在全省前列,奋力把商丘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兴旺引领区、乡村善治样板区、民生幸福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推动明年工作“开门红”“全年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聚焦聚力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聚力“五个振兴”,着力探索具有商丘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认真履行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职能,充分发挥好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市委农办牵头抓总、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局具体落实的工作界面和任务分工。二是聚焦聚力保障有效,着力抓好粮食和“菜篮子”产品。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市场导向,以做实做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三是聚焦聚力提质增效,着力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市六次党大会提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按照大力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要求,坚持全产业链发展路径,突出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提升特色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四是聚焦聚力生态优先,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机制创新,强化资源保护、绿色生产、循环发展,把绿色生态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五是聚焦聚力方式转变,着力提升“四化”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六是聚焦聚力激发活力,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业农村改革是加快补上“三农”发展短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围绕市委深改委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下功夫、求突破。七是聚焦聚力美丽乡村,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推进机制,集中资源、集中建设,不断改善乡村面貌。八是聚焦聚力和谐稳定,着力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机制,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县、乡、村,打造乡村治理商丘样板。 九是聚焦聚力风险防控,着力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无小事,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安全生产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十是聚焦聚力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业农村工作水平。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全面提升“三农”干部的思想意识、治理能力、思路办法和作风状态,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和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推动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再上新水平。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12月30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