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114000046-sqsnyncj-00000203 | 发布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4-08-30 | 有效性: | 有效 |
文 号: | 商农文〔2024〕41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62336号提案的答复
朱国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国网商丘供电公司、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实现了粮食生产连创新高,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繁荣稳定,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
一、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脱贫县在编制年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时,统筹整合资金优先用于有助于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2023年,统筹整合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达50.8%,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规模达11.21亿元。二是调整财政衔接资金使用结构,重点向产业项目倾斜。2023年财政衔接扶贫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达64.6%。各县(市、区)财政衔接资金投向产业的比例均在50%以上,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三是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产业化集群等项目资金,支持我市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四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培育职业农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人才。五是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险设施建设等。六是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
实施乡村建设“184+2”行动,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是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按照统筹全域全要素、因地制宜、保护优先、切合实际、节约集约、突出特色、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二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农村改厕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1.28%,10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三是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质提效。新增乡镇、农村热点区域5G基站1647个,完成350个配电台区建设改造,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914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占比达到91.74%。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所有乡镇实现通三级以上公路,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县级供养服务设施(中心敬老院)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加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围绕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重点内容,科学制定培训课程,对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全部培训一遍。二是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在全市范围内多次开展了“五星”支部创建观摩推进会等观摩督导活动,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持续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共计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布“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相关新闻稿600余篇。三是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平安创建,持续推进“六防六促”工作。坚持“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依托“党建+一中心四平台”新型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构建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
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践行核心价值观
一是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出新出彩。全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率分别达到95.8%、73%。实施“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文明家园”行动,睢县、民权县被确定为省级建设示范县。二是深入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围绕“商仁商谈”理论宣讲品牌建设,打造了柘城县“哲理柘谈”、梁园区“梁言良语”、虞城县“乡土名嘴”等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积极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精准化宣讲,惠及群众58.24万人次,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三是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完善建强农村红白理事会群众组织,充分发挥“一约五会”引领作用,全市推行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宁陵县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2024年7月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委农办秘书科 0370-3288652
联系人:吴 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