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县(市、区)政府

商丘互联网举报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000046-sqsnyncj-00000217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4-08-30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商农文〔2024〕138号 所属主题: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 第62479号提案答复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30 浏览次数: 【字体:

朱媛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土特产”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提案”提案收悉,经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科学技术局共同研究,并结合我单位职能,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关于着力提升“土特产”文章助力乡村振兴

全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谋划产业项目,打造结构合理的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项目帮扶带动作用,2023年我市共投入资金12.37亿元,安排产业项目350个,其中:种植业73个,养殖业24个,加工业149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9个,其他95个,累计带贫户次15.59万户,带动41.02万人,预期户均收益2296.2元;重视乡村工匠名师的培育工作,带动脱贫群众创业就业,其中宁陵县刘兰亭从事毛笔制作,被省乡村振兴局认定为首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做好康养旅游示范村的验收工作,目前,我市共有12家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其中首批5家,第二批7家。

二、关于着力提升农村土地流转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审核制度,推动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3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面积的32.7%。农村集体经济向好发展,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发展路径,增强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实现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推动集体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提效、实力增强。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230亿元,有集体收入行政村占比98.7%。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全市纳入名录系统内家庭农场达到2.4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75家。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增11家国家示范社,县级以上示范社达661家,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4617万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7284个。

 

三、关于着力提升农村“土特产”产业品牌化

一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品牌农产品197个,其中名特优新农产品6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117个。创建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78个,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7个(其中永城富硒小麦粉、柘城辣椒2个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业企业品牌21个、特色农产品品牌40个。“柘城辣椒”荣获“质量之光”十大魅力品牌,荣登河南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品牌价值为51.99亿元。通过公开征集,确定了“商丘农优”商丘市农产品整体公用品牌,开启了打造我市农产品整体公用新篇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数达到6个,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二是依托柘城辣椒、夏邑食用菌、宁陵酥梨、睢县芦笋、睢阳区花生等生产加工基地,推广各项生产与栽培技术规范,以“商农品牌”推进地方特色产业标准化。截至目前,已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或示范项目1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或示范项目46个。三是积极推动正在实施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与已建成的县乡村电商、物流服务站点有效结合,开展县域商业网点、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中心共建共享共用,深入推进电商与寄递物流融合发展。四是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文旅+农业”融合,结合康养、非遗、乡村研学等商丘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新业态。大力培育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打造一批明星乡村旅游产品,规划设计融合高科技农业、研学旅行、乡村民宿、乡村民俗、游乐项目、观光牧业为主导的产品体系等;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打造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延长文旅特色产业,打造商丘文旅文创新亮点。

四、关于着力出台政策提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商丘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意见》等文件,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二是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提升了农业效益,在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方面作用已初现,实现绿色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截至目前,商丘市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45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8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既是产业园,也是示范园、科技园、质量园,能够示范带动现代技术和理念向农业农村辐射,形成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引领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三是大力推动“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新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永城市),新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柘城批准创建小麦辣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累计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10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31个、县级64个。民权县成功入选2023年河南肉羊产业集群建设名单,累计入选2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梁园区谢集镇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2018-2021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的4个产业强镇获得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称号。四是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累计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21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86家、市级125家,累计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个,农产品加工率达72%,粮食加工转化率达80%。

五、关于着力提升农村科技化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持续支持各县加快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将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为我市“土特产”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涉农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发挥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带动作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三是持续推进产品依托电商平台销售。通过在京东、淘宝、天猫等知名电商平台以及本地的支农宝、供销 e 家、永惠网等电商平台,直接连通农户和消费者,进一步扩大消费规模,促进市场消费。四是抓好乡土人才培养。发挥好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人才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土特产”发展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与实用技术传播。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六、关于着力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全市纳入名录系统内家庭农场达到2.4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75家。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增11家国家示范社,县级以上示范社达661万家,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4617万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6762个,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服务,促农增效助农增收。

最后再次感谢朱媛媛委员对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力支持,也衷心希望今后能继续支持、关注我市的“三农”事业。

            

2024年7月26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商丘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 (0370)3288885 

联  系  人:郝伟彬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