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商丘市政府网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区政府(管委会)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精准扶贫>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11411400MB1989180B-2020-00030 发布机构: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生效日期: 2019-03-0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精准扶贫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产业扶贫工作计划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政策与发展规划科 发布时间:2019-03-04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中共商丘市委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19年工作要点,结合我单位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严格履行脱贫攻坚部门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领导班子每月至少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抓好专项任务, 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带领全市农业部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在农业产业扶贫中,推动主体培育、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责任落实,确保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取得新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取得新提高,利益联结机制更加完善,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助推全市脱贫攻坚目标实现。

(一)推动主体培育。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支持贫困村发展规模适度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按照互利共赢、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脱贫需求,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做给贫困户看、带着贫困户干,带动一批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脱贫致富;鼓励贫困村将连片成方、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优先流转给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要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发展连片种植、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要建立扶贫基础台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品牌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绿色生产和精深加工;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向贫困村,为龙头企业开展产业扶贫创造条件。发展特色加工产业,发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快发展面粉及面制品加工、果蔬加工、辣椒加工、油脂加工、肉类加工、速冻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与贫困户形成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鼓励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原料加工等方式,将部分加工环节转移至贫困户。

(三)农业技术推广。针对贫困户资源、劳力、区位情况,有针对性的在种植、养殖、收储、加工、保鲜等方面,选择适宜发展的方向,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使贫困户掌握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等技术中的1-2项。从而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提高贫困农民内在动力,加快推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四)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播、电视、报纸、农业专家热线、技术讲座等,为贫困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优化种养结构,加快农产品销售等。

三、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精准脱贫工作,围绕特色农产品、优质粮食、设施农业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将中央、省和市级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贫困县倾斜,加强夏邑县优质小麦示范县建设,加强民权县、睢县、宁陵县、睢阳区和虞城县优质花生示范县建设。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重点做好梁园区的草莓,睢阳区的西瓜,夏邑县的食用菌、84-24西瓜,虞城县的富硒红富士苹果、速冻蔬菜,柘城县的三樱椒,宁陵县的金顶谢花酥梨、白蜡条杆,民权县的葡萄、水产养殖,睢县的优质大蒜、割葱、香菜和小杂果等。加强民权县、睢县、宁陵县、睢阳区和虞城县优质花生示范县建设,做大金针菇、香菇、平菇、双孢菇等大众消费型食用菌和杏鲍菇等高档珍稀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桂花、月季、兰花等特色花卉和苗木产业,积极发展花生、芝麻等特色油料作物产业。

(二)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实施地力提升工程,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加大夏邑县优质小麦示范县创建力度,依托粮食收购、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优质小麦、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和高蛋白大豆,使我市特色专用粮食产品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推广优质粮食订单生产,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做大做强面食产业,构建产业优势突出的优质粮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三)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扩大名特优新蔬菜生产规模,扶持发展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生产,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贫困县实施产地预冷工程,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实现农超对接,基地进小区。强力推进虞城县速冻蔬菜、食品产业发展。

(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贫困县推行种养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新模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农业型,推动农民合作社、中小企业、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形成集群发展效应;二是品牌提升带动型,打造有较大供给量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大品牌,对接下游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整合加工产能,带动基地建设上水平;三是合作社产业升级型,引导合作社发展产地加工、绿色加工和特色加工,打造自己的品牌,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综合经营;四是农业内部融合型,发展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形成农业内部紧密协作、循环利用、一体化发展格局,提高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五是农业功能拓展型,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等多种产业融合形式,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通过试点示范,努力实现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储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增收链拓宽,让农民从农业提质增效中获得收益,从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

四、抓好新型主体带贫模式的总结推广,在已推介的80个典型范例基础上,再筛选80个特色产业扶贫范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召开2次专题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

五、对贫困户做好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深入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实现贫困县“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科技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大力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常态化,建立“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服务台帐,包村专家在关键农时,进村入户为贫困户宣传农业技术、提供农业信息,做到贫困村有专家联系牌、贫困户有专家联系卡。

六、做好本单位“三·五”工作日所帮扶联系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七、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贯穿在脱贫攻坚全过程中,用作风建设的成果促进各项扶贫举措的落实,确保本系统、本单位不发生扶贫领域重大案件、重大涉贫事件以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侵害贫困群众利益和腐败的问题。

八、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脱贫攻坚重大部署,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脱贫攻坚情况,接受督查巡查和考核评估。

 

             2019年3月4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