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县(市、区)政府

商丘互联网举报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000046-sqsnyncj-00000037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4-03-19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所属主题: 涉及市场主体

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整体向好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 发布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积极引导服务主体多元化发展。以“突出服务小农户、坚持市场主导、推动资源整合”为原则,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不断改进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探索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业态、模式、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通过联合企业、农民合作社、个体户、供销社等各类专业服务组织成立社会化服务联合体,在耕、种、防、收的基础上,开展了农资、购销、存储、加工等多项服务,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为小农户的多层次需求提供了精准的全方位服务,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我市基本达成了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6762家,其中农民合作社1669家,服务企业63家,农业服务专业户4716家,供销合作社115家,服务协会22家,其他服务组织177家,创建农业联合社2家,市级及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68家,其中省级37家、市级31家。不少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兼顾小范围对外提供农机、供销等服务,逐步形成了带动周边小农户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开展情况:为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我市选取虞城县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县级社会化服务平台一个,乡镇级社会化服务中心24个,村级社会化服务点612个,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使全县农机、供销、农技、冷链、农产品仓储、销售等行业互助互动。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县级主抓技术指导、示范引领、业务培训,镇级主营农资配送、植保服务、粮食收储,村级主办农机作业、运输服务,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带动相关就业人员1800人,服务营业收入达到5600万元,服务面积达到了107万亩次,涉及小农户12万户。夏邑县挂牌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聘任辅导员58名,为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代理记账、政策咨询、运营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与支持。

社会化服务项目开展情况:我市连续多年积极申报实施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资金补贴,政府引导的方式,不断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玉米收割、秸秆还田、深耕、小麦播种、机防、施肥等多个农业生产环节实行机械化服务,培养农户生产托管的习惯。2023年,我市永城市、柘城县共获得项目资金1712万元,下达绩效目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7.2万亩。实际作业面积25.47万亩,服务小农户16.7万亩。市供销社也利用800万农业项目资金在永城、柘城、宁陵和虞城开展了生产托管服务,实际作业面积8.24万亩,小农户作业面积 6.19万亩。

通过开展社会化服务项目,一是促进了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服务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解决农村因缺少劳动力种地难,解决抛荒问题提供了路径。二是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通过机械化的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支出,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有效提高,玉米总产年增13.1%,亩均节约100元左右。三是有效解放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实施服务带动小农户1.7万余户,实现3万余人次从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户能够安心外出务工创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农户接受服务的感受良好,意愿增强。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运行情况:在生产托管模式上,除了常规的生产者委托开展单一环节服务,或者全生产托管等方式外,通过对本地实际情况调研,外出学习先进典型案例,我市在不断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管理员+服务组织”模式,通过村集体统一组织协调,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农户以土地入股,按股权收取土地保底收入和二次分红,管理员负责配合服务组织实施作业、农作物日常管理、成果维护等,服务组织负责具体作业。虞城县谷熟镇王楼村、稍岗镇黑刘村分别托管土地1562亩、2162亩,探索出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程参与的典型。

 当前社会化服务组织存在问题:我市社会化服务组织体量较大,但是大而不强,缺少龙头带动,与其他地市相比,各类服务主体规模较小,服务覆盖面小,多数只能辐射相邻的几个村镇,各类服务主体分布不均匀,产业协同能力不足,因土地细碎化严重,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服务对象主要是各规模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服务少,不能将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有效串联起来。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