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县(市、区)政府

商丘互联网举报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公开>政策>其他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4114000046-sqsnyncj-00000014 发布机构:
成文日期: 2024-02-26 有效性: 有效
文 号: 商农〔2024〕7号 所属主题: 其他文件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印发2024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 发布时间:2024-02-26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

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商丘市2024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情况,落实措施,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各项工作。

 

                           商丘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2月23

(此件公开发布)

商丘市2024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立春”已过,冬小麦生长随着气温升高即将陆续开始返青,我市小麦生产也进入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全力夺取我市夏粮丰产丰收,特制定本意见。

、充分认清当前小麦生产形势

去年麦播以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狠抓种源储备,确保种子质量,落实麦播技术措施,全市小麦出苗质量较高,苗齐、苗全、苗匀,没有缺苗断垄现象,加之冬前措施落实到位,长势总体较好,越冬期小麦一、二、三类苗比例为5.5:3.5:1,一二类苗占比为90%。但也存在不利因素,一是苗情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播种偏迟,东部早西部迟,且东部苗情好于西部,主茎叶龄6叶以上的一类苗面积小4叶一心及以下的三类苗面积大;二是苗情比较复杂。受播期播量、种子质量、播种深度、土壤墒情、土质肥力等因素影响,既有个别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旺长麦田,也有部分的晚播弱苗;三是病虫草害隐患大。由于秸秆还田等原因,小麦病虫越基数大。冬前化学除草面积小,土壤墒情好,春季杂草可能较重;四是天气不确定因素多。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冬春季冷暖起伏大,未来一段时期易出现“倒春寒”天气或阶段性干旱。如果条锈病、赤霉病、倒春寒叠加发生,将会对今年我市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防灾减灾任务依然较重。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春季麦田管理要“因苗施策、以促为主,肥水调控”为重点,因地因苗精细管理,做到分类施策,科学肥水促弱控旺转壮,稳壮健长,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

二、突出重点抓好关键技术落实

(一)因地因苗施策,加强肥水调控

1.弱苗麦田。对晚播弱苗和因整地不好造成的三类弱苗麦田,应早管细管,天气回暖后及时进行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加强水肥调控,返青起身期缺墒地块可结合浇水追肥,分别追二铵或尿素,或借助春季雨(雪)追肥,以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亩追施二铵尿素总量不超过15公斤。以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

2.一二类苗麦田。对地力水平一般的麦田可在起身后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以促苗稳健生长,提高分蘖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对地力水平较高的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两极分化和穗花平衡发育,实现大穗多粒的目标。

3.旺长麦田。返青起身期是镇压控旺的重要时期,对旺长苗应及时镇压或划锄断根,旺长严重的地块可镇压2~3次。也可喷施化控剂,适度控制生长预防后期倒伏,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但一定要在拔节前进行完毕。肥水管理推迟至拔节后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在拔节前期或中期因苗追肥浇水,结合浇水施尿素10公斤/亩左右,促使苗情由弱转壮。

4.受冻麦田。在返青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时,土壤缺墒及时浇水,要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可在返青期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8~10公斤,并配施适量磷钾肥,促根保冬前分蘖成穗,促春生分蘖早发快长,争取形成较多穗数保产量。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期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促穗增粒。

(二)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化除

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前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药效对路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使用剂量和方法要求进行喷施。防除多花黑麦草可选用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唑啉•炔草酯、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唑啉草酯等;防治猪殃殃、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二甲四氯钠、氟氯吡啶酯、双氟磺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日本看麦娘、看麦娘可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氟唑磺隆、啶磺草胺、环吡氟草酮、精噁唑禾草灵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节节麦选用甲基二磺隆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燕麦、雀麦选用唑啉草酯、炔草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三)科学抓早抓小,防控病虫危害

小麦返青后及早选用对路药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返青期及时防控小麦茎基腐病,可选用丙硫菌唑、丙硫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唑等单剂及其复配制剂。注意提前做好小麦条锈病等重大流行性病害的预防控制,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烯肟•戊唑醇等。抽穗期至扬花期全面预防赤霉病,按照“主动出击、见花打药”的原则,在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推荐选用丙硫菌唑•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氰烯菌酯•戊唑醇、唑醚•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等,对小麦穗部进行喷雾。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

(四)关注天气变化,落实防灾措施

近几年我市早春气温回升快、起伏大,倒春寒危害极易发生,旺长和长势偏弱的麦田,遭受春季晚霜冻害的风险较高。要注意防范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的倒春寒和晚霜冻害。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来临前,对土壤塇松、尚未拔节的麦田进行镇压;缺墒地块,寒潮到来前及时补充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缓冲降温影响;对已拔节或孕穗小麦可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及调节剂,减轻低温影响。寒潮过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情况,根据幼穗冻死程度,及时浇水追肥,补施5~15公斤/亩尿素,或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减少冻害损失。

(五)科学管理优质麦,提质丰产增效

依据土壤和品种特点,科学抓好优质专用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强筋小麦要前氮后移,推迟追肥至拔节中后期,重施拔节孕穗肥(氮肥10公斤/亩左右),追肥与浇水同步进行;灌浆期适当控水,后期可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补充养分。对抗寒能力弱的品种,注意及时浇拔节水防止春季冻害;对抗倒能力差的品种,要在返青至起身期进行化学控制;对抗病能力差的品种,要精准施药,防病保优。

三、切实搞好春管服务保障

春季麦田管理关口多、任务重、农时紧,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服务、搞好保障,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落地。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春季麦田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摆在首要位置,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要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凝心聚力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夯实夏粮丰产丰收基础。

(二)强化示范带动。以小麦“1+4”示范田为重点,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管理技术,建立春季麦田管理样板田。充分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在春季麦田管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指导其率先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及时开展春季麦田管理。

(三)强化技术服务。市县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采取线上线下专家讲座培训答疑、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大力宣传麦田管理技术,确保关键技术措施真正进村入户到田。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供应动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破坏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附件:商丘市2024年小麦生产专家技术指导组.docx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